劉天華的二胡練習曲四十七首,二胡獨奏曲十首,是二胡
演奏者的必修經典作品,幾乎所有成名的二胡演奏家,他們都
在劉天華的練習曲及獨奏曲下了很多的功夫去研究和演奏。從
三、四十年代初期開始,劉天華十大名曲已經開始廣泛流傳,
已經成為二胡演奏者主要學習的內容。他的練習曲也被採用為
教學的主要教材。直到現在這些教材,對於二胡的基礎訓練都
是很有價值的。他的十首二胡獨奏曲,每一首都具有其特點和
內涵,其中部分曲子具有一定的演奏難度,而且很有學習價
值。《病中吟》《悲歌》《月夜》《閒居吟》《苦中樂》這幾
首樂曲,是著重刻劃音樂的深度,在演奏技巧上,著重的在運
弓的穩健,力度的變化,節奏的變化,在左指揉音變化,按指
方面以及滑音運用等方面下工夫,這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,不
是隨便拉拉而已。拉好了這些曲子,在這些方面的的技術表
現,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,《空山鳥語》《光明行》《獨
弦操》《燭影摇紅》《良宵》這幾首樂曲,在演奏技巧上,右
手各種弓法的運用,左手按弦的活指、輪指、演奏較高把位的
音準感覺,指距感覺,以及演奏境的刻畫,也都需要較紮實的
功底。所以這十首樂曲的學習價值是不可忽略的,有其重要意
義。
劉天華的十大名曲,其中有的已經被介紹到世界各地,很
受推崇,有的被改編成西洋管絃樂的演奏曲目,但是目前在新
一代一些演奏者的心目中,尤其是年輕人,他們對於劉天華的
名曲,認為過時了,因此不愛學習演奏,這是不對的,對於一
個好的二胡演奏者,都應該下一定的功夫,去研究學習這些傳
統的優秀的東西,真正地掌握老一輩音樂家留給我們的珍貴財
富,並能夠積極地賦予時代精神,在繼承的基礎上去發展。
摘錄自二胡問題系列解答--張玉明著